河南大學慶百年華誕 李克強發題詞或賀信
大河網訊(記者 王書棟 許會增)9月25日,河南大學在古都開封隆重舉行建校100周年大會。國務院總理題詞:“辦好河南大學振興中原教育”,中央局、全國政協主席、中央局、中央局、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等中央領導亦發題詞或賀信,新鄉新聞對河南大學的發展提出殷切期望,鼓勵其再創輝煌,為河南發展、中原經濟區建設做出更加突出的貢獻。
古樸典雅的河南大學明倫校區,處處洋溢著歡樂。全國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蔣樹聲,河南省委盧展工、省長郭庚茂等領導,17個國家和地區的70余所知名大學的校長,以及海內外校友共聚莊嚴肅穆的河大禮堂,見證這難忘而輝煌的歷史時刻,共同慶祝河南大學百年華誕。
蔣樹聲說,河南大學是一所老校,也是一所有著愛國傳統和追求科學進步的名校。百年華誕是河南大學發展的里程碑,也是未來發展的新起點,既勉勵機遇,又面臨挑戰。希望河南大學要以提高人才培養水平為核心,以增強科學研究能力為關鍵,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以實現文化傳承創新為己任,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實現由大到強的歷史跨越。
93歲的校友管守嚴1946年畢業河南大學理學院化學系,他用濃重的河南鄉音寄托對母校的祝福,“河南大學繼續‘精進,培養更多21世紀需要的人”。
河南大學始于1912年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大學之一,先后九次易名,歷經中州大學、河南中山大學、省立河南大學,1942年升為國立河南大學,是當時國內實力雄厚、享譽海內外的國立大學之一。新中國成立后,河南大學在院系調整中衍生出10所高校,為河南、為中南地區乃至全國高等教育的布局和發展做出了特殊的、無可替代的貢獻。后經河南師范學院、開封師范學院、河南師范大學等階段,新鄉信息港1984年恢復河南大學校名,發展至今。
河南大學校長婁源功說,河南大學作為河南現代高等教育的開啟者,無論是在顛沛流離的戰爭年代,還是在折枝成林的建國初期,無論是在恢復發展的改革時期,還是在繁榮振興的當今時代,每逢機遇降臨,總有一股在涌動,使河南大學自強不息;每當危難來臨,總有一種意志在支撐,使河南大學百折不撓。
百年來,河南大學培養40多萬名優秀人才,侯鏡如、趙毅敏、袁寶華、王國權、趙九章、鄧拓、楊廷寶、尹達、馬可、周而復、姚雪垠、等就是這一批批被譽為“鐵塔牌”畢業生的杰出代表,已經成為一所擁有文、史、哲、經、管、法、理、工、醫、農、教育、藝術等12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在校生達5萬余人。
河南大學教授、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王立群說,我是河南大學的學生,她給了我人生最初的信念和憧憬,踏上追求夢想的,找到堅實的支撐,走向三尺講臺,找到生活的價值,發現生命的精彩。
河南大學關愛和表示,面向世界和未來,挺起河南高校教育的脊梁,打造中原地區人才培養高地,已經成為河南大學為之奮斗的目標。
在河南大學100周年校慶捐贈儀式上,該校接受來自社會各界的實際捐款、意向捐款和校地合作與共建項目基金合計1.5億元社會資助。河南大學關愛和說:教育是國家的基石,是立國之本,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我們期待更多的有識之士參與到學校的建設發展中來,以各種形式惠教澤學、合作共贏。
據河南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相關負責人介紹,1.5億元包括捐贈資金和合作建設項目資金,其中的捐贈資金將用于支持河南大學教學、科學研究,實驗室建設、設立獎學金、助學金、獎教金等項目,合作建設項目資金將根據校地、校企雙方已經簽署的合同進行管理和使用。在款項到位后,基金會將即時在其網站上公布資金流向。
捐贈校友代表、河南大學81級地理系畢業生、香港東英金融集團總裁張高波說,我對河南大學有一顆感激的心,河南大學教會自己如何認識世界。為了讓大學生和周邊的中小學生更好的認識世界,他在河南大學捐建一個自然博物館。
本文由新鄉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