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窮的五個貧困縣發展最緩慢的兩個縣竟然
盧氏縣位于河南省西部,隸屬于三門峽市。盧氏縣總人口38萬人,面積4004平方公里。其實盧氏縣不僅是全國為數不多的“雙千年”古縣,還是全國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
只是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盧氏縣工業化發展一直較為滯后,因此造成整個縣的經濟發展較為落后,成為國家重點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臺前縣在河南省的地位位置最為特殊,三面都與山東省的六個縣接壤或是隔河相望,雖然臺前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但是它曾獲得過“中國羽絨之鄉”的稱號。
隸屬于新鄉市,獲嘉縣北依太行,南臨黃河,是中原經濟區新、焦、濟產業帶上的節點城市,總人口43萬人,總面積473平方公里。
位于豫東平原,隸屬商丘市,下轄14個鄉鎮、1個產業集聚區、新鄉信息港1個特色商業區,總人口65萬,總面積798平方公里。
隸屬于信陽市,位于信陽市南部、大別山腹地、鄂豫兩省交接地帶。被稱為“中原南門”。 總面積1554平方公里,人口37萬人。
新縣以林為主,物產豐富,是著名的“板栗之鄉”、“銀杏之鄉”,也是老區和將軍縣,是許世友、李德生、鄭維山等93位將軍和省部級以上領導干部的故鄉。
看到這里,我線個縣(市)經濟實力排行榜的名單,排在108名的是盧氏縣,107名是臺前縣,而寧陵縣倒數第4名。
而國家的另一組統計數字,更讓人傷心,河南省最近幾年發展最緩慢的兩個縣,第一個是洛陽的嵩縣,因為地理位置不夠優越,坐落在深山,交通條件惡劣,近幾年一直發展后勁不足,也就遠遠地落后與其他地區。
第二座縣城就是寧陵縣,歷史悠久的文化之鄉,轄區有酥梨、白蠟桿、花生“寧陵三寶”,近幾年還有聞名遐邇的梨花節、桃花節和酥梨采摘節,依托萬畝梨園,成功引資招商,轄區內工廠林立,還有大棚蔬菜供應全國,更有享譽中華大地的“東西南北中,好酒在張弓”的張弓酒業。
目前,縣城改造大刀闊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新鄉新聞寬闊的柏油馬路四通八達,貫穿南北,城湖改造的花園式城市正在如火如荼,城區發展方向正以“西進、南拓、東優、北控、中調”的目標穩步邁進,為啥說寧陵縣發展緩慢呢?
寧陵縣這幾年,看似發展迅速,日新月異,但是,水漲船高,與其他地區相比,寧陵縣還是步子發展緩慢,也不知原因何在?
本文由新鄉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