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美食小吃舌尖上的周口
山藥山芋山蕷位于豫東平原大地的裕祥專業經濟合作社旗下的沈丘縣百食特粉制品加工示范基地注冊成立于2008年8月份,座落于素有“小上海”之稱的沈丘縣,是周口市的東大門,也是豫東南和皖西北交流的重要門戶和物資集散地。瀕臨207省道西側,102國道北側,與安徽臨泉交界,交通十分便利,地理環境位置優越。該基地的特產是以栽培槐山藥及槐山藥粉制品加工為主導產品的加工產地,因盛產槐山藥而聞名豫東平原大地,先后榮獲省無公害產品和無公害……[詳細]
糟魚顏色鮮嫩,白中泛黃,鱗光閃亮,骨酥肉爛,咸中有甜,清秀宜人。它不但味道好,適口性極強,而且含有鈣、鎂、磷、鐵等多種營養成份。有健脾開胃,消積化滯,增進食欲等功效,也是治療小兒軟骨病的理想食品。……[詳細]
做法:用鹽加200克水合面拌勻后,反復揉搓,隨揉隨加余下的水直至面團細密無粒。放入盆中,蓋上濕面稍醒片刻。將醒好的面壓成扁狀厚1.5厘米,再切為1.5厘米長條,揉成與筷子大小后,將其放在抹好的油的盆中,每一盤一層刷一引進油以防粘連,待全部盤完后,用布蓋上醒50~60分鐘。將植物油燒熱,將盤好的條取出,條頭放在左手食指根處用拇指壓住,由里向外繞在4個手指上,隨繞隨將條拉細。約繞30圈左右,將條揪斷。斷頭壓在圈內,再……[詳細]
做法:將黑芝麻淘洗干凈,晾干。將面團放在盆內,磕入雞蛋,放入精鹽和豬油,和成面團,揉勻揉透,餳發10分鐘左右。將面團放在案板上,撒上黑芝麻,搟成長方形薄片,再切成菱形小塊,做成麻葉生坯。炒鍋內倒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熱時,放入麻葉生坯,炸至金時,撈出瀝油,即可食用。……[詳細]
三倒手硬面饃制作工藝復雜,新鄉新聞系手工操作,經過3次倒手,使面粉充分發酵,因而達到了層次分明,圓潤飽滿,入口醇馨,味美香甜的上佳效果。……[詳細]
做法:豬肉末加入蔥姜末,料酒,雞蛋液,鹽,醬油,黃醬,水淀粉攪拌均勻;花椒稍炒搟末,制成椒鹽;鍋放油燒六成熱,將肉餡擠成個頭均勻的小丸子,入鍋炸至金撈出;用勺將丸子拍松,再入鍋炸,反復炸幾次,至焦脆撈出裝盤,上桌時,隨帶椒鹽味碟供蘸食。……[詳細]
河南鹿邑試量集的狗肉是豫東著名的風味小吃之一,它以肉爛味美聞名全國。試量集狗肉采用傳統的制作方法,配有多種佐料,并加火硝少許,去雜后文火燜煮。煮成的狗肉顏色鮮艷,濃香撲鼻。據說狗肉的香,居肉類食品之最。狗肉的補性,可與貴重補品媲美。再加上鹿邑試量集有制作狗肉的傳統技術,做出的狗肉與眾不同,所以慕名前來爭相購買的情景就可想而知了。……[詳細]
鄲城寧平公主麻花寧平公主麻花精,百余年前傳清宮,火點即燃香酥脆,健脾開胃傳盛名。鄲城縣“寧平公主麻花”是宮中老藝人殷金師傅的絕活,現有第五代傳人梁文蘋在傳統工藝基礎上精心研制而成。具有落地即碎,火點即燃,香而不膩,酥脆可口,食后無渣,久放不霉不軟的特點。曾獲周口市優秀風味小吃第一名,常吃能健脾開胃,亦是饋贈之佳品。……[詳細]
馬四果品又稱馬四果子,是通過運用傳統宮廷工藝,以小麥粉、植物油、雞蛋、白砂糧、蜂蜜、新鄉信息港白芝麻、果脯、果仁等材料為原料制作而成的具有周口地方特色的特色糕點。是河南周口人民喜愛的食品之一,更是逢年過節首選贈送的佳品。……[詳細]
田口大棗種植面積已達3.8萬畝,進入盛果期的大棗25000畝,初果期的大棗13000畝,年產干鮮棗1000萬公斤,產值2500多萬元,實現了“樹上千元錢,樹下千斤糧,全鄉一個大棗園”的雙豐目標,使大棗成為了田口一大支柱產業。華縣田口鄉地處黃泛區腹心,田口鄉棗品種以灰棗、雞心棗為主?;覘椨纸写髼?,果實中等大小,呈長圓錐形,果皮棕紅色,果肉厚,質脆,汁少味甜,核小細長,品質上等特別適合加工,優良的鮮食、制干品種。……[詳細]
本文由新鄉新聞網編輯